很多女性因为气虚、体寒,经期通常都要承受很多痛苦,这时热水、药物都成了我们缓解痛经的必备物品,但是治标不治本,每个月还是要忍受痛经折磨,那么怎么才能缓解痛经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可以缓解痛经的穴位,只要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减轻你的痛苦哦。
1、子宫穴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2、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3、血海穴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4、太冲穴
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其他妇科疾病。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5、按摩小腹
两手交叉叠放后放在小腹中间,然后缓慢的按摩腹部,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0次左右,一直到小腹微微发热为最好,时间以五分钟为适宜。五分钟后再以双手在小腹两侧从后向前作单方向斜擦,方向朝向腹股沟,以透热为度。
功效:小腹为胞宫所在之处,通过摩、擦小腹可促进小腹内微循环,从而达到调理痛经的目的。
6、足三里穴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用你的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足三里穴,以酸胀为度,如果是宫寒所引发痛经的女性,还可以用艾条悬灸足三里。
足三里穴也被称为“长寿穴”,经常按摩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且对气血不足的体弱女性具有补益气血、暖宫调经、治痛经的功效。
以上这些穴位都可以帮助缓解痛经,不仅在痛经的时候有效,平时坚持按摩,可以治疗预防痛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