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女士38岁,结婚多年未怀孕,采取辅助生殖技术手段后终于怀孕,于13周时出现了阴道出血,量较多。医生建议不再保胎,但由于其个人及家庭有着强烈的保胎欲望,便强行保胎。在孕15周时因胎盘早剥导致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经全力抢救,最终因难以止血而不得不切除了子宫。
导致流产的原因首先为遗传因素,多为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占50%-60%。其次,为母体因素,如全身性疾病、生殖器异常、内分泌异常、强烈应激与不良习惯、免疫功能异常等。除此之外,还有环境因素,如甲醛、汞、苯等化学物质,均可能引起流产。
可以看出,流产和染色体异常有极明显的关系。其实,妊娠早期的自然流产很多是因为在怀孕期间胚胎发育出现异常,是不良胚胎的自然淘汰,实质上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项明智之举,因此,不要强行保胎。而在临床上,强行保胎致突然大量出血的孕妇并不少见。
有先兆流产别随意服保胎药
部分女性在怀孕早、中期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后通常想到的是保胎,最好的结果当然是保胎成功。但是,出现先兆流产不能盲目保胎,要根据检查结果来决定。如果仅是因过度疲劳、体力劳动、腹部外伤等引起的先兆流产,经过医生诊断,若胚胎发育健康,就可以保胎。
然而,上面介绍过,导致先兆流产的原因有很多,治疗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如不分具体原因就一概使用保胎药物,会对胎儿造成危险,对先兆流产保胎率也是有影响的。保胎对症下药很重要。例如,黄体酮只对黄体分泌不足及孕酮缺乏引起的先兆流产有作用。而晚期的先兆流产多因宫颈内口松弛引起,如要保胎除了使用保胎药,还要加用抑制宫缩的药物和其他手段辅助治疗。
强行保胎可能导致母婴危险
研究证实,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多数都可能发生流产,这种情况下,从优生角度考虑,不但不宜保胎,而且应及时进行人工流产,尽快终止妊娠。因为临床上虽然也有极少数胎儿可以发育成熟并在出生后成活,但这些胎儿的优生质量仍然得不到保证。
此外,母亲患有全身性疾病,也是妊娠后发生流产的原因之一。如患严重心脏病、肝病时,可影响胎盘的功能,使胎盘附着不稳固而发生流产。此时若盲目保胎,无疑加重母体负担,进而危及母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