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孕妇网 > 备孕 > 孕前准备 > 正文

100%想要生女孩的5个小秘诀

导读:想要生女孩的家庭越来越多了,有什么小秘诀能提高生女孩的概率吗?其实只要掌握了以下5个生女孩的小秘诀,就能100%生女孩哦~那么想要生女孩应该怎么做,我们一起来看

想要生女孩的家庭越来越多了,有什么小秘诀能提高生女孩的概率吗?其实只要掌握了以下5个生女孩的小秘诀,就能100%生女孩哦~那么想要生女孩应该怎么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生女孩的小秘诀:

一、生女孩的孕前准备

1、从决定想要生女孩这一天开始,每天都要正确填写基础体温表。

2、如果某天觉得体温明显降低,最好去找医生,以确认这一天是否为排卵日。

3、希望生女孩时,最好在排卵日前2日XO,因此在计划受孕这个月之前的1-2个月就必须知道正确的排卵日。

4、XO后禁欲一周。但是,如果能够正确使用保险套避孕,也可以进行XO。

5、在不知道基础体温会突然下降的日子,及子宫颈管粘液分泌到达颠峰日之前的2-3个月,要利用保险套避孕。

100%想要生女孩的5个小秘诀100%想要生女孩的5个小秘诀

6、想生女孩时,须采取对生女孩有利的XO体位。

二、生女孩秘诀

1、性交在排卵日的前2日

为了生女孩,最重要的就是在排卵日前2日进行以受孕为目的的XO。因此,首先必须利用基础体温法来测定出排卵日。

2、受孕日前每隔3天性交

制造女孩的是X精子,但是与Y精子相比,X精子的数目比较少。也就是说,如果精子总数越多,则Y精子数越多,当然在子宫内与卵子结合的可能性就越多。相反如果减少精子总数,Y精子数也会减少,所以Y精子与卵子结合的可能性也会减少。

因此,从月经终了时开始,到以受孕为目的的XO日为止,利用频繁XO来调节这个问题。

但是,进行过度频繁的XO,到了目的日时,精子数可能减少到难以妊娠的程度,所以频繁“XO”也要有个度。据调查,很多成功地生女孩的人大多每隔3天进行一次XO,也许这个频度才能使X精子与Y精子数保持平衡!但是,这一段时间的XO,一定要利用保险套避孕。

3、浅插入性交

要使到达子宫的Y精子减少,X精子留下较多,进行浅插入XO是生女孩的必要原则。

因此,男性射精必须在男性性器尽可能浅插入的状态下进行。这样,精子从射出到到达子宫入口为止的距离和时间都会延长,不耐酸的Y精子就会慢慢夫去活力,而耐酸的X精子到达子宫的比率较高。

4、避免高潮

虽然具有个人差异,但XO时女性如果强烈兴奋或是感受到极大的快感时,就会达到高潮。一旦达到高潮,子宫颈管就会分泌大量的强碱性液体。这对生女孩子极为不利。

因此,XO时女性尽可能避免兴奋,不要高潮,男性插入后要赶紧射精。此外,也不要利用前戏来提高女性的兴趣。

想生女孩的5个小秘诀是什么?

一、适量多吃酸性食物

想要怀女孩,女性要避免吃太多碱性食物,适当摄取酸性食物,男女双方也都要注意均衡摄取饮食。当然,这里所说的酸性食物并不是口感酸的食物,是指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失调。日常酸性食物包括:肉类、鱼、除鲜奶外的乳制品(如奶油、冰淇淋、乳酪、调味乳)、米麦面粉类制品、玉米、蛋白、酸味水果、巧克力、醋等。同时男性则可以多吃碱性的食物。

二、无需刻意禁欲

国外研究表明,受孕时精子多的易生男孩,精子少的易生女儿。按此推理,想生男孩的话,需在排卵期前禁欲几天,使男性产生最大量的精子,提高Y精子与卵子受孕的机会。而打算生女孩的话,则无需禁欲,保持正常的频率(如每隔3天)即可,最好受孕日选择在排卵日的前2日。在**时,建议尽量采用传统的男上女下姿势,抵入需浅。同时,避免性高潮也会降低怀上男宝宝的几率。

三、同房选择在排卵期间前2天

由于带有XX染色染色体的精子到达卵子的所需时间比带有XY染色体的精子时间更长,这样能增加生女孩的机会。若男方运动多,消耗很多的能量,使肌肉和体液中积累了较多酸性代谢物乳酸、铜酸,从而使可出生男孩的Y精子比X精子的活力失去得更多更快,这样所生的子女是男性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四、年龄越大,越易生女孩

夫妻双方年纪较大,生女儿的机率越大。因为年龄因素会影响男女双方身体的素质,男性的精子数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而女性的年龄越大,生理激素改变,也会使体内的碱性分泌物逐年降低,生女孩的机会也大幅提高。但是单纯为了生女孩而刻意推迟生育,可能会得不偿失,不提倡使用这样的方法。

五、多吃钙、镁含量高的食物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荷兰科学家宣称,如果怀孕之前几周饮食富含微量元素钙和镁(如,绿叶蔬菜等),那么生女孩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在一组接受研究人员精心配置的饮食的参试妇女中,80%的人生了女儿。因此想生女儿不妨多吃点豆类、海带、等含钙的食物和大豆、绿叶蔬菜、紫菜等含镁的食物。

以上的5个秘诀你掌握了吗?

本文链接: http://www.mmes.cn/beiyun/zb/67459.html
本文内容知识部分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