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用于心气虚损、血脉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脾虚湿困之肝炎。
黄芪注射液是什么
临床实验发现,黄芪注射液可减轻脑水肿,改善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增加大脑局部血流量,对缺血后动物行为和病理损害有保护作用。那么,黄芪注射液是什么药?能治疗哪些疾病?
黄芪注射液的功用是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主要用于下列病症。
1)心气虚损,血脉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症见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倦怠乏力,浮肿,心律失常
2)心功能不全及脾虚湿困之肝炎:症见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倦怠乏力,嗜睡,食欲不振。
黄芪注射液由黄芪组成,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血管血流量,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血管功能。
临床实验中,用气囊漂浮导管观察黄芪注射液对14例气虚型心衰病人的强心作用,结果提示黄芪能明显提高病人的心排量、心脏指数、脉搏及每博量及每搏指数。又结合动物实验证实黄芪注射液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故适用于各种气虚型心脏病病人。
由上述介绍可知,黄芪注射液是一种治疗肝炎的注射液,属于中药,也是处方药,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和肝炎。
黄芪注射液的功效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在心脏症状出现之前数日或2周内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可伴有中度发热、咽疼、腹泻、皮疹等症状,继之出现心脏症状,临床上可通过黄芪注射液治疗。那么,黄芪注射液的作用是什么?
黄芪注射液的功用是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用于心气虚损,血脉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也用于心功能不全及脾虚湿困之肝炎。
黄芪注射液的作用包括如下:
1)具有抗心肌缺血及心肌保护作用:可减少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左心室扩张及梗死区延伸,改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左室重构。清除自由基,改善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能增加正常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量、心肌收缩幅度及心率,增加心肌细胞膜Na+,K+-交换ATP酶活性。
2)具有对肾脏的保护作用:能降低肾缺血再灌注性损伤大鼠血浆中内皮素-1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水平,升高血浆超氧化歧化酶的活性,减慢肾小球基底膜的增厚。
3)对肝脏的保护作用:黄芪注射液能改善肠缺血再灌注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丙氨酸转移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肝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
4)对肺的保护作用:能降低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性肺损伤家兔模型黄嘌呤氧化酶及MDA含量,减少脂质过氧化物(LPO)生成,可部分抑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黄芪注射液的用法用量
黄芪注射液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用于心气虚损、血脉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脾虚湿困之肝炎。治疗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慢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效果良好,也可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和糖尿病肾病等。
主要功效
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用于心气虚损、血脉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脾虚湿困之肝炎。治疗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慢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效果良好,也可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和糖尿病肾病等。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静脉滴注,一次10~20ml,一日1次或遵医嘱。 规格:2ml×10支/盒;10ml×5支/盒
药理作用研究表明使用黄芪注射液后,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血管血流量,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血管功能。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药品禁忌
1.对本品有过敏反应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过敏体质者禁用。
2.本品为温养之品,心肝热盛,脾胃温热者禁用。
3.家族对本品有过敏史者禁用。
4.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不宜在同一容器中与其它药物混用。
2、本品是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所以使用前必须对光检查,发现药液出现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