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婴儿在出生时,需要办理各项手续和证明,预防接种证就包括在其中。但是很多妈妈并没有意识到预防接种证的重要性。那么,预防接种证的内容有哪些?预防接种证的作用是什么?怎样办理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证丢失怎么办?
-
什么是预防接种证
预防接种证是经国家规定、用以记录婴幼儿疫苗注射情况的一种证明。每个新生儿都应建证,并按照要求注射相应的疫苗。家长在孩子降生后,要及时去帮孩子办理该证件,并好好保管。孩子入园、入学时,幼儿园、学校可以根据此证检查其疫苗注射情况,如有疫苗未注射,可以及早安排孩子接种。
-
预防接种证的内容
预防接种证用于记录注射疫苗的基本信息。在接种时,疫苗的名称和用量、接种时间等信息要记录准确,不要漏记、错记。如果医护人员没有记录,家长要及时补上,以防日后遗忘。
1.预防针注射程序
(1)卡介苗
此为基础免疫针,每个孩子一定要注射。一出生就要使用,用以预防结核病。普通医院无法接种的话,可以去慢性病防治院注射。
(2)骨髓灰质炎疫苗
采用口服的方式,俗称吃糖丸。在宝宝二个月、三个月、四个月的时候各服用一次,每次时间相隔不得少于二十八天。
注意:在宝宝一岁半和两岁之间、四岁的时候要各加强一次。口服时,只能与凉水一起服用,不能加在温水或热水中。要确保已经服用进肚子,如果发生呕吐,需要再次服用。口服进肚两小时内,不要吃热的食物,奶制品也禁止食用,包括母乳。
(3)百合破混合制剂
在宝宝三、四、五月龄时都要进行注射一次,相隔不能少于二十八天。一岁半到两岁和七岁时要再各注射一次。麻疹活疫苗在八个月大时注射一次,四岁时进行再加强一次。
(4)乙肝疫苗
该疫苗在宝宝刚出生以及一、六月龄时都要注射一次。以后一至两年需要加强一次,加强时,需要抽血查抗体,如果不存在或者较弱者,需要加大剂量。
(5)风疹疫苗
宝宝一岁大时注射该疫苗。
(6)乙脑疫苗
有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两种,且使用方式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