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性瘫痪(CP),简称脑性瘫痪,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根据传统观点,围生期的原因是脑性瘫痪的主要原因,最近70%-80%的脑性瘫痪发生在出生前。
出生前因素
母体因素:母亲高年初产、反复流产、早产或死产经历、妊娠4次以上经产妇、有精神、神经疾患、妊娠早期有阴道出血、先兆流产史、先兆子痫、肾脏病、孕期大量吸烟、酗酒、妊娠期感染、用药、糖尿病、营养障碍、重度贫血等。
围生期因素
早产,臀位产,产钳助产,剖腹产及各种难产,双胎,脐带绕颈,羊水发绿,出生时窒息,产后呼吸、循环障碍,4000克以上巨大胎儿。
出生后因素
吸吮无力、喂养困难频繁呕吐生后惊厥新生儿黄疸迁延不退,曾进行换血治疗,生后1周内重症贫血新生儿期患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脑积水。
专家建议,在不同时期,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预防小儿脑瘫:
怀孕时 应防止风疹病毒感染。保证营养,防止早产。避免不必要的服药。学习识别脑膜炎的早期症状 如发热、颈硬、嗜睡等,一旦发现,及时治疗。 发热病儿护理 需要舒适衣着,适当保暖,多喝开水。
因此,做好孕期保健,保证孕妇身体健康,防止疾病,合理营养,控制妊娠次数,不吸烟,不喝酒,做好孕妇产前检查,排除难产因素,确保顺利生产是预防脑瘫的重要措施。
婴儿出生后要到医院进行定期检查,特别是有难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低出生体重、巨大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等高危因素者更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小儿表现异常,应马上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干预能提高脑瘫儿康复率,降低残疾率,提高脑瘫儿生存质量。
脑瘫的预防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儿童健康和家庭的幸福,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脑瘫的发生,一旦确诊脑瘫要尽早治疗,尽可能不要造成功能障碍或减轻障碍程度,努力提高患儿生活、学习及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的能力。